IMG_1594[1].JPG

早餐又叫做小午餐

早餐的法文petit déjeuner,若照字面翻譯petit是小;déjeuner是午餐,所以法國人將早餐稱作小午餐,因為通常份量真的蠻小的。

法國的早餐不像台灣的早餐一樣種類多樣、街上早餐店琳瑯滿目,若在餐桌上端出一盤歐姆蛋、三明治或者台式蛋餅,大多數的法國人應該會狐疑的看著這些食物... Mat也是因為我的關係才開始習慣鹹早餐。

在這兒早餐幾乎都是甜食:可頌🥐、巧克力麵包、奶油餅乾、麵包佐奶油、果醬等等,搭配茶或咖啡(法國人喜歡用碗裝咖啡喝)。

IMG_2192[1].jpg

IMG_2090[1].JPG

↑ 此水波蛋為Mathieu 的最愛。將蛋煮三分鐘左右,蛋白稍凝固,必須放在蛋杯上,以湯匙🥄將上方蛋殼敲破,撥開蛋殼後可直接用湯匙挖著吃、或是以麵包棒沾著食用,不敢吃太生的話可煮至五分鐘。

Voila! 早餐輕鬆解決,若不吃蛋的話,幾乎不用開伙。

 


麵包在法國餐桌上無可或缺

每一天餐桌上一定會有麵包,即便去餐廳用餐,麵包也都是無限量免費供應。一條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約一歐元左右,換算成台幣35元不等。 法式長棍麵包外脆內鬆軟、越嚼越香,我曾經在回家路上不知不覺吃掉半條...。通常成分很簡單:麵粉、水、鹽和酵母,很適合用來做三明治、拌湯、塗果醬或著搭配其他含有醬汁的食物如義大利麵。

IMAG2848.jpg

IMAG2822.jpg

↑ 和Mat最愛做台灣蛋餅給親朋好友吃,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呀~

JYUB3945[1].JPG

↑連只鍾情法國美食,鮮少嘗試異國料理的爺爺都不斷說好吃~~太感動了!其實為了符合大家的胃口我們做偏西式口味,以奶油蘑菇醬代替醬油、內餡加入滿滿的法國起司和火腿、再搭配上酪梨,我自己都極愛!


法國用餐時間相較於臺灣偏晚

在臺灣午餐用餐時間下午1點算晚,在這裡1點開始算正常;晚餐在台灣大概介於5-7點,這裡是8-10點之間,尤其和家人朋友一起用餐時間會偏長, 因為這段時間是大家共享美食與聊天分享的時間,因此要慢慢享用,有時晚餐結束離開餐桌已經快11點...

對於用餐時間晚這件事我還不是很習慣,睡覺前肚子還飽飽的不是很舒服。以前一天當中最期待的就是早餐,睡前肚子已咕嚕作響總忍不住期待隔天早餐!我猜想這裡大家早餐吃不多的原因,是因為前一晚的食物還沒消化完吧!我自己每天早上起床肚子也都還不餓...

IMG_5592.jpg

 

IMG_2182[1].jpgIMG_7617[1].jpg

比較講究的人,會準備前菜(開胃菜)、主餐、起司和甜點。在享用完主餐後,會有人從冰箱裡拿出一個神秘的盒子,打開的瞬間味道漸漸瀰漫開來,謎底揭曉:起司~~

在超市裡琳瑯滿目的起司種類超過百種以上... 每種的質地和口味不同 ,看的人頭昏眼花 ,若自己本身對於起司沒有研究、不懂法文也沒有在地人的介紹,根本無從挑起!Mathieu對於起司的熱愛接近瘋狂的程度,若要他戒掉起司根本是要他的命~

有些起司的味道強烈到我無法接受,如同有些外國人就是無法接受臭豆腐一樣,但有些起司的質地柔軟滑嫩、奶香味濃,很容易入口~

IMG_7603[1].jpg

↑這完全只是冰山一角呀!

IMG_7606[1].jpg

 


起司盒—每戶人家冰箱必備

IMG_7703[1].jpg

盒子裡面裝著各式不同的起司,選擇自己想嘗試的起司切一小塊到自己的盤子上,搭配著麵包吃。而甜點若沒有時間自製,商店裡有各式各樣現成的選擇,布丁、提拉米蘇、優格、慕斯或冰淇淋,便宜又美味!

IMG_5918.jpg

IMG_2185[1].jpg

 

 

 


 開胃酒與餐前酒 — Apéro文化

IMG_1806[1].JPG

在法國晚餐正式開始前會有喝開胃酒的儀式,在用餐前大家會先(開喝) 開始喝刺激胃口的開胃酒,通常也包含些開胃小點(常見包括橄欖、生火腿、醃製洋蔥等醃製食品,不是偏鹹就是偏酸)。 用意主要是讓大家吃飯前有個放鬆聊天的時機 ,而不喝酒精的我當然還是可以拿著我的無酒精飲料一同參與啦!

 


延伸閱讀:

【紐西蘭打工度假】紐西蘭生活、職場文化差異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N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